绩效主义与人性化管理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6-09-11 21:38:58 查看次数:次
绩效主义与人性化管理
看了《绩效主义毁了索尼》一文,结合分公司近期对团队管理和企业文化落地工作,进行了一些反思。
索尼公司的成功,符合稻盛先生说的:“人生·成功方程式=思维方式×热情×能力”。“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”,这是索尼早期的文化,也是一种积极的、奋进的思维方式。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,让一群为技术献身的“狂人”,带领索尼迅猛发展,成就了“索尼神话”。而作者认为索尼的衰败始于“绩效主义”。因为绩效主义的盛行,索尼员工的动力不再是工作成就的精神回报,而是经济利益。没有研发的激情和对高目标的挑战,没有了对工作的扎实和细致的追求,所谓的效率和考核花费了大量时间。索尼公司慢慢走下了神坛。
在我的理解,绩效考核本身没有错。索尼的没落,本质是对任性的漠视。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工具,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保证企业工作效率和利益分配的有效手段。毕竟企业要发展,不可能永远靠着创业者的那份激情去管理企业。随着团队的成长,更不能靠情怀去分配利益。但激情和情怀,对工作的追求和执着,更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发展动力源。如果唯绩效论,把任何结果都量化、标准化、物质化去衡量,那整个企业、团队,就真地犹如一部机器一般呆板固化,失去活力。唯利是图是绩效主义发展到最后的结果。而索尼正是用绩效主义替代了原有的创新文化、激情文化,才走向了唯绩效论这条不归路。凡事过犹不及!
我们蓝白也实行绩效考核,日常工作结果的运用也比较依赖绩效考核。好在打造“如家文化”以来,实行了两条腿走路,在不断平衡绩效考核的一些负面影响。而把握这种平衡,以及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,企业战略需求不同,需要偏向哪一方面的思考,需要智慧。
反思快餐分公司这半年,对这种平衡的把握:平衡中略有失衡,及时修正为时未晚。市场竞争激烈,各餐厅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稻盛先生在《经营十二条》中提到的“收入最大化,经费最小化”,我们更擅长管理,更喜欢通过管理做“节支”。而向管理要效益,分公司这半年是见到了成效的:通过人力控制,让快餐分公司出色地完成了“利润预算”。“省的钱等于赚的钱”,这是纯粹的绩效思维。这种思维让快餐分公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半年,而弊端也慢慢显现。机械的考核,缺乏人文关怀,会让团队失去活力;劳动强度增加而缺乏工作的快乐,流失率增加;利润预算完成较好,掩盖了收入危机;餐厅经理管理精力不足,让“向管理要效益”本末倒置;收入激励的不平衡,让绩效打折。这些问题已经慢慢在分公司浮现,以至于我看了《绩效主义毁了索尼》一文后,跟区经理交流说“我仿佛看到了分公司的影子”。
好在这些问题只是端倪而已。分公司在做一些工作,例如放宽定编政策,不能定死,要有所储备;加强培训,打造以培训到基础的良好执行力;加强和餐厅管理人员的思想沟通,多做“恳亲会”等互动;践行如家文化落地措施,打造典型,传播正能量等等。将分公司氛围从“绩效主义”向人性化管理方面纠偏,保证管理的平衡。
人之所以不同于机器,是因为我们有思想,有情感。绩效的作用是有限的,而激发人的意志和潜能是无限的。蓝白的使命,是我们管理人员要去为之奋斗的。过程当中,如何把控平衡,还是要回归到稻盛先生说的原点,“作为人何谓正确”。我们坚信,快餐分公司上下一心,同心同德,定会再创辉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