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来蓝白东关店应聘之前,曾尝试着找过几个工作,都以失败告终。因为我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,也没有很好的社交能力。今年4月的一天,当我来到蓝白应聘时,却第一次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。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邹经理那温暖的微笑以及和蔼的话语:“没有工作经验没关系,我们有专门的培训师教你。你有一个月的见习期,可以先来体验一下。如果觉得工作环境还行,可以报名。”那一刻,我的心暖暖的。
第二天,我作为一个体验者走进蓝白的后加工厨房。一个忙碌却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,让我有点紧张。我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,手都不知道放哪里好了。但是,很快我的神经就彻底地放松了,因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。大家给了我最温暖的笑容,最和善的问候,让我的心融化了。那一刻,我便与蓝白结缘了。
之后的传统文化学习,让我懂得了孝悌的含义。我也真正地理解了如何为人子,如何为人妻,如何为人女。通过不断地学习熏陶,我的心境变得宽广了,家庭也变得更加和谐了。我从内心感谢蓝白给予我的教育。
为了能够留在蓝白,我努力地学习,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蓝白员工。我可爱的同事们都是我最棒的老师,他们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。我学会了熬粥、蒸包子,学会了和面、包馅饼,也学会了烙馅饼。一开始,我尽管是学会做了,但却做不好,也做不快。心一急就上火,甚至嘴上起了水泡。孔经理和邹经理就一次次地轻声安慰开解我,让我放心工作,慢慢熟练。终于,我度过了那段困难的过渡期。领导们的真切关怀让我更加体会到蓝白的温暖与体贴,这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让我有了归属感。我一定要加油,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蓝白人。(快餐东关店刘慧华)
●舒适如家的感觉
以前上学的时候,早上很少在家吃饭。每天从家里一出门,就到附近的蓝白家厨房买点油条、稀饭、馅饼。因为父母说蓝白的东西干净,吃着放心,而别的零食不卫生,又吃不饱肚子。
后来毕业,在家附近的一家酒店上班。那时候我还是依然吃着蓝白的早餐。说实话蓝白的东西味道确实很不错,实惠、方便、也很干净。直到我离开那家酒店,应聘来到蓝白酒楼烟台山店。刚进店里的时候,让我眼前一亮——规模和环境都很不错。当我来到厨房的时候,更让我有了好的感觉——师傅们做出的菜很香,厨房也很干净,没有一丝杂物,让我瞬间产生了想要在这里上班的欲望。
刚来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里的工作,但是同事和师傅们都很照顾和帮助我,让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大家庭,一个很热情的群体。所以我很快适应了这里,慢慢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团队。
在蓝白,我们每个周都会学习传统文化,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孝敬父母、帮助他人、文明礼貌、爱护环境……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,也提高了我们的自身修养。
每季度公司还会组织一次旅游,来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;每个领导都很关心我们,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……
总之,蓝白像一个家庭温暖着我。我为能够成为您的一员而自豪!
(海天酒楼烟台山店潘云凯)
●蓝白的童话
曾经,有一个女孩,她毅然鼓起勇气走进一家餐饮单位的大门,她被门里的微笑征服,成为了她们中的一员。
曾经,有一位员工阿姨,从蒸箱里拿米饭托盘的时候,却被蒸汽烫到了手把米饭打翻了一地。正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,经理给了她一个微笑和一句安慰:“米饭打翻了没关系,你手烫到了吧,快去包扎!”
曾经,有一对老夫妻,每天早上都来吃饭。丈夫每一次都是把妻子扶到座位上做好,再去点他们爱吃的油条豆浆。每次都会有一个女孩甜甜地笑着帮他们把东西送到面前。
曾经,有一个收银员。她在的时候,店里每天开心快乐,活力无限;她走的时候甚至都不敢去同大家告别,因为流泪不是她想要表达的方式。
曾经,有一位经理,以特有的温柔豁达包容所有的不满和怨怒,直到他离开的一刹那,所有人都流下了不舍的眼泪。我们发现我们已经跟随他的脚步太久,久到不舍他离开……
有时候,出去吃饭会不自觉地走到蓝白门前,因为这里有一种安全感,有一种归宿感,有一种家的感觉。
现在,我在蓝白,享受着蓝天白云、春暖花开的美好。因为这里有家有爱有温馨。
(快餐华信家园店刘晓凤)
●祝您生日快乐
今天“5.18”是蓝白公司成立15周年的日子。
一早,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,各部门的代表一齐汇集在毓璜顶公园,欢度这个不同寻常的节日。在雨中,大家都撑起了雨伞。任吉宏董事长说,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嘉奖和启示,让我们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。水是最善于变化的,当它汽化的时候化为水蒸气升上天空,液化时又成为绵延小溪最后汇入涛涛大海。所以说水是最善于变化的,同时水也是不求回报的。她默默地滋润大地万物。水代表着蓝白15年来的发展历程,一点一滴,从点滴做起,锲而不舍。蓝白从一开始的食品加工,发展到今天的快餐店、酒店、家厨房店、专卖亭等众多的销售网点,成为中国快餐50强,成为市民口口相传的放心餐饮工程,靠的就是蓝白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。
作为蓝白的一名员工,我感到由衷地高兴。当听到别人谈论起蓝白时,我内心有说不出的自豪。蓝白的核心价值观“信誉是用不完的资本,诚实是打不倒的品牌”引导着我们,传统文化的“和谐、仁爱”理念熏陶着我们,教会我们先做人后做事,这对刚踏上社会的我们来说帮助很大。
我爱蓝白这个大家庭,有幸与蓝白一起过这个生日。在此说一句:谢谢蓝白,祝福您生日快乐!
(海天酒楼毓璜顶店张云鹏)
●心灵共鸣的家园
2010年4月1日,我正式来蓝白报到上班。也是从那个时候,开始逐步接触蓝白的企业文化,了解蓝白如何对待自己的产品、对待自己的员工、对待自己的顾客,进而坚定了自己在蓝白落地的决心。
我喜欢蓝白的产品。进入蓝白,最开始在快餐店做服务员,然后又有机会进出车间。正是这段时间让我看到蓝白食品的整个生产、加工及配送过程,看到不同岗位的大家是怎样用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,看到什么是用良心做标准。如果说进入蓝白之前我带着疑问:蓝白的食品真像说的那么好么?接触到这些之后,我也变成了蓝白忠实的顾客之一。
我喜欢蓝白的人。蓝白的人很美,他们把食品安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,他们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看成自己必须担当的使命的一部分;他们重信义、真诚、友善、互助;他们都是平凡人,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情;他们看似简单,却胸怀宽广,极富责任感与感恩心。在他们的感染下,我也想成为真正的蓝白人。
我喜欢蓝白的企业文化。百善孝为先、替人着想、感恩社会、便民诚信、蓝白如家……这些文化理念为企业树立了高尚情操。同时,蓝白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十分重视。我从一个前厅服务生走到现在的岗位就是一个例证。正如董事长在公司15周年庆典时所说,蓝白愿为大家打造一个平台,共同分享事业有成的快乐与幸福人生。
蓝白,谢谢你给我的一切,相信你的百年梦想一定会实现,也相信与你在一起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!
(总经理助理周丽萍)
●仿佛又回校园
2010年10月份,我通过学校招聘的方式来到了蓝白。当时懵懂少年,只是一门心思做好眼前的工作,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进步。有句话叫做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,当我走过了六家蓝白店之后才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奥妙。这些店的每一位领导都是风格各异,在他们身上我有学不完、用不尽的知识。所以我不断地虚心学习每一位前辈的优点,慢慢改善了自己。
两年多的工作,虽说没有遇到很大挫折,但有一些困难也曾使我想到过放弃。但每当看见窗外随风飘扬且依然挺立的树时我就会重拾信心,振作精神继续奋斗。以后的工作中我肯定还会遇到很多磨难,但只有经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。我懂得了轻易不能放弃的道理。
来到蓝白后我懂得了感恩。之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孝道,现在体会到给父母打个电话他们都会欣喜若狂;之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关爱他人,现在知道哪怕是主动打个招呼别人都会非常高兴。因果12法则里有这么几句话:喜欢付出,福报就越来越多;喜欢感恩,顺利就会越来越多;喜欢助人,贵人就会越来越多;喜欢学习,智慧就会越来越多……我非常推崇这几句话,并慢慢地学着去做。
出了大学的校门,多么再想回到之前的校园生活!但是我在蓝白找到了感觉。看到我的师弟师妹们一批一批地在这里学习,在这里成长,仿佛又回到了校园。那种毕业后又“上学”的感觉让我为之振奋。公司的成长是每一个人有目共睹的。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个大家庭了。蓝白快餐的栖霞店马上就要开业了。我们将会带着老店的传统、新店的热情去努力打拼。蓝白见证了我的成长,同样我也背负着蓝白将来发展的重要使命。我会做好自己,为百年蓝白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。
(快餐栖霞店梁云龙)
●处处是关爱
去年秋天,我踏进烟台山下的蓝白海天酒楼,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撰有“信誉是用不完的资本,诚实是打不到的品牌”的牌匾。朱总在培训时告诉我们,这是我们蓝白的核心价值观。企业正是秉持着这种信念才一步步走到今天。
随着进一步地学习,我又接触了《弟子规》等传统文化,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在过年那么繁忙的情况下,酒店要放假给员工回家过年。而其他的大型酒店则多是照常营业赚钱的。记得职业学院的一批学生下来实习,领导们真的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。为了让学生们休息好,公司专门租了文化局招待所,甚至把大伙儿吃饭的饭盒都准备好了。在放年假的那天晚上,董事长还亲自让司机郝大哥把那几个赶火车的员工送到了火车站……这些感人的画面经常在脑海里浮现,每每想起总感到温馨。
春节过后,我由酒店调到了快餐工作。刚开始还是有些许的打怵。但我一推开十中店的大门,迎向我的是一张张热情的笑脸。本来拘谨的我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新集体当中。然而刚开始,工作中的生疏和难题时常困扰着我,是崔经理、徐经理和王经理以及身边的同事们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。葛阿姨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手把手教我包伙食;黄帅师傅毫无保留地教给我炸油条……就这样,在大家的呵护帮助下,我终于慢慢熟悉了前厅和后加工的基本情况。
在蓝白这个大家庭中,我只是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,今后需要成长的地方很多。在此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给我无微不至的帮助。我会把这种感谢转化成动力,努力做最好的自己,跟蓝白一同成长!
(快餐十中店吕晓蕾)
●我眼中的蓝白
转眼间,我在蓝白工作已一年有余,有着太多的感悟和收获。
首先让我钦佩的是蓝白待员工犹如家人般的关爱。每个人的生日按理说是家人给过的。而蓝白员工每年生日都会收到公司发放的生日礼物,接受领导和同事们的集体祝福。这确实让我感到置身于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。今年的母亲节,我母亲收到了来自蓝白的一封慰问信和200元慰问金。这让我的母亲很感动。母亲节本是儿女为母亲过的节日,可蓝白替员工孝敬双亲。这份家人般的情谊怎不叫我感动!
现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传统文化。可坚持不懈天天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并不多。记得刚到蓝白不久,公司就为我们组织了为期四天的全脱产学习。随后的每天车间例会,领导都会为我们深入讲解做人的道理,要求我们每天从小事做起修身养性。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,我的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。现在我更能欣赏和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,更能设身处地想想自己,再想想别人。
我所在的预制菜班组,每一道菜品从原料的选材、清洗、改刀、制作到最后的包装,都是在经理和班长的严格检查和监督下进行,对每一道菜品的品质、卫生有着严格要求。如我每天刮稀饭用的南瓜,在刮皮后要挑选瓜瓤的颜色、瓜的新鲜度等,将不好的挑出,宁缺毋滥;鲅鱼清洗时把个头小的、破肚皮不新鲜的挑出;装肉丝时要把连刀的肉丝挑出;包排骨时要把碎渣和无肉的骨头挑出……我想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才使我们蓝白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和认可。
(生产三部张凤英)
●感恩蓝白培养了我
回想起三年前,当我刚刚毕业,每天和同学们游走在招聘会场上时,“工作满一年以上”、“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网”、“家最好是本地的”等限制条件让我们在一次次的面试摊位前望而却步。可就在我们最无助和迷茫的时候,蓝白敞开大门将我们迎了进来。在这里我们接受了正规的专业培训。培训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各种操作技能;公司领导还在百忙之中向我们嘘寒问暖。来到店里后,还有各位经理、同事们无微不至的照料……每每想到这里,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,或许正是这股暖流让当时还摇摆不定的我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。
我想我是幸运的,因为我留下来了,更在这里遇到了我人生中的贵人。她们发现了我,又默默地培养了我,给了我一次次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。传统文化教育、岗位操作规范培训、值班管理课程教育等等,这充分的智慧营养,让我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羽翼丰满、充满理想与抱负的热血青年。如今我长大了,我希望能用我的双手回馈曾经培养过我的蓝白,为实现“打造百年老店”的梦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!
感恩蓝白,感恩那些曾经无数次向我伸出援助之手的领导和同事,就让我们共同努力,携手打造蓝白更加美好的明天吧!
(快餐福莱里店孙甜甜)
●我与蓝白一起成长
1998年5月18日,蓝白公司诞生了。2004年7月我进入蓝白,从此与蓝白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记得那时蓝白只有四家快餐店,才是一个刚过7个生日的“孩子”;而我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,工作经历极近一张白纸。
2006年4月,我被公司领导派往东营,参与东营蓝白快餐筹建期间人员的招聘、制度的建立等工作。在那里我有幸和初总、朱总这样的企业高层一起朝夕相处,开始了慢慢地学习,渐渐地成长。
2007年7月,我们的家厨房队伍逐渐壮大,我很荣幸地被公司推选为家厨房区域副经理,管理着10多个家厨房店。那时的我又有幸成为迟总、刘总的下属,逐步完善着知识,丰富着阅历。
2009年10月,再次受到领导的厚爱,我被调往馒头生产车间做部门负责人。此时的蓝白快餐店已有十多家,家厨房四十多个,馒头专卖亭近100多个。
在配送中心的近三年时间里,我从对生产加工的一无所知到基本通晓生产管理。我感恩各位领导,感恩配送中心的兄弟部门,更感恩和我朝夕相处的生产一部的亲人们。在这里,我有幸接触到了传统文化,让我更懂得了“感恩”;也是在这里,我 “蜕变”成了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,逐步成长起来。而这三年也是蓝白发展最快的三年。
2013年5月,我被公司调往人力资源部,主管招聘工作,又在周总的引领下慢慢起航。而此时的蓝白已经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年,如今蓝白拥有20多个快餐店,而且五区之外的栖霞店也马上就要开业;家厨房已经60多家,馒头专卖亭200多个,酒楼已经开了2处。现如今经常听到一句话:“宁可不喝茅台,绝对不能没有蓝白”。不管和谁做起自我介绍,我都会很自豪的说“我是蓝白的”,每每此时都能引来羡慕的目光。
感恩蓝白,愿蓝白一路高歌、越走越好!
(人力资源部冯海荣)
●母亲们的比拼
5月12日母亲节那天中午,接到老妈的电话:“莹莹,晚上一起出去吃饭哈,和我单位的几个阿姨一起过母亲节,都带着孩子呢!你也得去。我请客,用你们单位给我发的母亲节那200元钱。”我赶忙答应了,心里想着这老太太挺有意思,发下来的钱还没有捂热就要花出去。晚上的用餐气氛很愉快,大人们的聊天话题总是离不开孩子。不知是谁起的头,阿姨们都开始互相询问彼此的孩子在哪里工作。有的在银行工作,阿姨们就说“唉,银行工作压力大啊”;有的在移动公司工作,阿姨们就说“唉,移动公司就是表面风光啊”……当阿姨们听说我在蓝白工作时,顿时起了兴趣。这个说蓝白的粽子好吃啊,那个说蓝白的馒头种类又多又齐全,还有说蓝白快餐店里面又干净环境又好。我和老妈听了心里都特别高兴。老妈悄悄凑到我耳边说了一句话:“这算比赛吗?比谁的孩子工作好,那肯定是咱赢了。”老妈的这句话,让我陷入了沉思中……
记忆把我带到了2010年的9月22日。那是我第一天来到蓝白工作的日子,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进入了生产二部,开始了我为期3个月的实习工作。说实话,刚开始真地很不习惯,在车间站一天,晚上回去感到很累。老妈当时劝过我,说累咱就不干了,再找别的工作。可我没有答应。我总觉得蓝白有种莫名的力量在吸引着我,虽然累,但每天的工作是开心愉快的。同事对我的照顾,领导对我的关心,都成为了我坚持留在蓝白的理由。终于,3个月的实习工作结束了,我有幸加入品控部,成为了蓝白加工配送中心的一名品控员。到今天,我已经在蓝白工作了快3年了。而蓝白也已经15岁了。我觉得我在同蓝白一起成长。
阿姨们的一阵笑声把我从沉思中唤了回来,原来晚餐结束了。老妈挽着我的胳膊,笑着说:“今天真是高兴啊,我闺女在蓝白工作真好,真给我争光。”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。因为我有两个家:一个家里,有我亲爱的老爸老妈;另一个家里,有我尊敬的领导们,可爱的同仁们。蓝白如家,蓝白就是我的家。
(品控部周莹)
●体会蓝白成长
我于2006年开始在蓝白上班,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现在的后加工副经理。所以我想说:“只要你有梦想,你肯努力工作,公司就会给你机会。”
我刚入职时在最早的毓璜顶快餐店,刚来时工资加上加班费最多拿到一千块钱,现在是三千多,收入是以前的三倍多。各项福利待遇也比以前高出好多。可现在的工作量绝对没有以前大。例如原来厨师每天要改刀肉丝、肉片、肉末甚至红烧肉等等,现在统一由配送中心配送,预制产品量达到近一半。所以说,工作量减了,而员工的待遇提升了!
来到蓝白后让我认识了很多知心的领导,他们都是诚心诚意对员工好。刚来蓝白时家里有很多困难,孩子上学接送都成问题。当时的刘燕生经理得知后给我安排上晚班,安排我对象上中班。这样每天我送孩子上学,我对象接孩子放学,不必再为孩子操心了。后来又在铁姆肯食堂与王林芬经理共事。因为食堂每周六、周日都休班,我们要到兄弟店去帮忙。王经理为让我更好地照顾孩子,一般不派我去兄弟店。铁姆肯食堂到期后我被调到南通路做厨师班长,认识了唐玉香经理。由于南通路刚开业,我对周边情况不够了解,经常报不准计划。唐经理没有责备我,而是及时联系周边兄弟店帮忙解决。后来又陆续认识了陈茂就经理和陈维丽经理,他们都对我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关怀。去年9月,毓璜顶店重新开业,我又调过去担任厨师班长。刚去时有一点担心,心想这么大一家店我能干好吗?在王经理、黄经理、杨经理的帮助下,我们毓璜顶店做得很好!今年5月我又被调到现在的鹿鸣店担任后加工经理。刚开始有很多不懂的地方,是江经理、解经理一点一点地告诉我教给我。我对使用电脑不熟练。解经理看我记不住,就把操作的每一步给我写下来。这样我就能很好完成工作。我跟解经理都家住幸福小区一带。解经理为让我更好地照顾孩子,她都是多上早班。大清早没有公交车,都是让她对象骑摩托车送她去。这些事情一幕一幕让我很感动。我发自内心感谢我所有的领导和同事们。愿蓝白健康发展,愿大家一生平安!
(家厨房鹿鸣店张学南)
●我人生中的转折
三年前的我还是一个一事无成、路途坎坷的失业者。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张招聘海报。迫于生活的不堪选择进入了蓝白。这不是我的第一份工作,但我却从这里第一次找到了归宿。迈入蓝白的第二天我就接触到了《弟子规》的学习。作为一个离家很远、很久在外的打工者,靳雅佳老师的讲解和歌声令我泣不成声。我第一次感到对父母做得太少了,想得也太少了。当晚我给母亲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,诉说为儿的不孝。母亲真挚地对我说这是一个好公司,一定要好好干。
于是,我便在蓝白扎下了根。三年的时间令我磨练掉以前的轻浮和急躁,慢慢地体会到沉稳和宽容。同时,生活上也慢慢稳定了,有了自己的积蓄,虽然不是很多,但足以衣食无忧。同时也完成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:买房子和结婚。
如今我大学毕业六年了。来蓝白前有三年,来蓝白后也有三年。前三年可以说颠沛流离,工作一直不稳定,人生中也没有太大收获;而来蓝白后的三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。作为一名外地来烟台的打工者,是蓝白给了我现在的一切,从身无分文到成家立业,我见证了蓝白如家的真谛:蓝白不仅把员工当成一家人,更有能力给员工一个温暖的家。
贫寒的学子们、打工者们都向往能有一个平等、简朴但又充满无限前景的平台,而蓝白就给了我们。我们可能没有太强的能力、太高的见识,但是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;蓝白可能没有太优厚的福利、太丰盛的假期,但是蓝白能够诚信待人。我们心甘情愿为建设百年蓝白添砖加瓦,为经营幸福人生奋发图强!
(快餐福山天府街店龙福庆)